中培教育IT资讯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T资讯 > 大数据 > 【专家视点】大数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专家支招数据安全

【专家视点】大数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专家支招数据安全

2016-05-30 10:57:39 | 来源:中培企业IT培训网

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逐渐渗透、融入社会各个领域,并且推动着诸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而“数据安全”也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门议题。
  在2016数博会期间,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贵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大数据安全高层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上,石油、电力、交通、银行等行业翘楚结合各自行业运用大数据模式的实践,围绕“数据创新驱动发展、数据治理保障安全”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石油大数据
  提升防攻击、防病毒、防瘫痪、防窃秘能力
  作为国有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要在国内外从事石油、天燃气勘探、开发等业务。论坛上,中国石油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刘希俭表示,目前,中国石油已经探索形成了集中统一的信息化方法论,正在大力推动信息化由分散向集中、从集中向基层、从基层应用迈向共享的阶段。
      “信息化水平与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呈极强的正相关。”刘希俭介绍,为促进大数据应用与行业相融,目前中国石油在国内率先建成了五大集成平台,实现信息化从集中建设向集成应用的新跨越,并逐渐建成信息安全体系,实现信息安全与信息系统的集成,实施了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统一互联网出口、身份认证和终端计算机管理等,构建了一个基于大数据信息技术安全分析平台,贯通各信息系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刘希俭表示,“十三五”期间集团将围绕提高防攻击、防病毒、防瘫痪、防窃秘能力,完成网络安全域和安全运行中心建设,具体从网络安全、存储安全、虚拟化安全、虚拟化管理安全、交付层安全、数据安全、安全服务、运维安全八个方面进行云安全架构设计,初步建立云计算安全防护机制,增强云计算平台安全风险的发现能力。
电力大数据
  加强数据分级,对不同数据采用不同防护方式
  能源大数据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国家电网信通部主任王继业介绍,互联网时代的电力大数据具有数量大、类型多、价值高、基础好等特点。比如,现在电力运行曲线按两毫秒来进行采集,按秒钟进行存储,4.4亿只智能电表每15分钟产生一次数据,每个电表每天采集96个点,因此这批数据的实时性非常强;而从数据数量上看,中国电网有25000家发电企业,有超过5万套系统,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超50TD。
  因为电力行业数据存在的诸多特点,无疑也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在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发布等环节都分别存在着相应的安全风险。”王继业表示,他们为此制定了初步发布策略,以分级分类为基础,遵循可管可控、精准防护、智能防御的安全策略,以大数据平台安全为支撑,强化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确保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使用全环节安全;另外,将数据分为公开数据、用户隐私数据、内部重要数据、商务数据,对于不同数据采用不同的防护方法,并对重点数据做到精准防控。
  谈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王继业表示,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能源互联网的局域网、广域网,实现多方协作、安全高效的能源大数据运行新机制,以及高效智能、系统优化的能源发展新生态。
交通大数据
  综合交通运输方面的大数据正在横向快速流转
      “从目前情况来看,交通数字化的程度达到了较好的状态。”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安全中心主任李璐瑶举例,轨道交通和民航领域大数据的运行状态、动态监控较好,公路方面主要为高速公路、特大桥梁、特长隧道以及重要时段的动态监管对数据采集优良,长江等重要航道领域、重点航道也已形成了数字化监控和网络应用。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外,李璐瑶还提到,综合交通运输方面已经明显体现出了大数据的横向高效流转态势,行业业务已经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比如,从去年开始实现了全国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的全国联网;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不少城市也实现了城市公交一卡通应用;在智慧交通方面,也正在重点探索物流、约车服务等方面的新业态。
  提及交通运输大数据的风险问题,李璐瑶认为,应建立数据授权共享管理合作机制和责任机制;规范企业参与行为,对企业参与关键基础设施活动进行控制;限制敏感数据的共享与信息披露,加强敏感信息控制。
  随着今后“大数据+交通”的逐步深化,李璐瑶表示,希望建立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检测、可预警、可处置信息安全监控平台,覆盖行业的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领域,加强对于对于信息安全风险感知、分析研判、预警发布、应急处置和管理监控的体系化建构,促进在大数据时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防控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银行大数据
  构建安全威胁情报处置平台
  目前,银行业也已初步具备了运用大数据的各项基础。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资深安全经理李吉慧在论坛上表示,从信息安全方面而言,民生银行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监控体系,目前该体系已覆盖了总行、分行、支行的每个终端、每个数据以及每个访问行为。“这套信息数据全部采集后,将进行各种关联事件分析;同时,根据信息数据的各种活动建立行为迹象,以防范不法的攻击行为。”
  李吉慧认为,目前,很多外部数据和情报都可以成为银行进行信息安全决策的重要判断依据。比如,在客户信息泄露方面,通过对全球攻击视角的采集和分析,将这些数据和企业安全数据整合后,就可以发现到底哪些地方进行定点化攻击,什么样的客户会收到这样的短信,短信具体包含什么内容,银行需要采取哪些反制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构建起安全威胁情报处置平台,这样就仅仅是知道伪基站发布了这样的信息,还是要把各种威胁因素处理掉。”
  李吉慧介绍,随着民生银行将各类大数据技术与分析模型应用到安全领域,基于大数据应用还可以给黑客虚拟画像。“以前我们的防攻击方式多是基于IP,把攻击阻断即可;现在不仅可以确定IP什么时候过来,还能通过大数据系统看到它从哪个区域过来,与其他攻击行为有什么不同,攻击特征是什么…… ”
民航大数据
  可预测机票最优价格,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截至目前,中国航信下属以及分支机构已达60多家,服务客户覆盖30家国内航空公司、300家地区及海外航空公司、国内200多家机场、国内近7000家机票代理人,2015年全年的旅客量更是达到了4.4亿人次……目前,这套数据网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分销系统之一。
“我们正在探索移动互联模式下,云化大数据平台、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并规划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打破数据壁垒,将企业数据进行集中处理;第二阶段是挖掘数据价值,将数据价值转化为能力提升;第三阶段是驱动行业生态创新。”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翔介绍,原来航空公司将主要精力放在机票销售上,现在通过大数据挖掘,航空公司拥有了更强的数据整合能力和产业洞察力,并开始转型向综合航空旅游产品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现在越来越多旅客有个性化、品质化的出行诉求。”针对旅客对机票价格密切关注的情况,刘翔提到,民航正推广一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购票体验应用,可为旅客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机票的最优价格,以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也希望基于旅客数据的跨界整合,开拓出更多的创新商业模式。
      “民航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仅体现在运输效能上,还应体现在产业聚集方面。所以,希望能构建一套民航业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将航空公司、机场、旅客、空管局等原本独立的业务主体实现有机整合,进而衍生出更多人性化、智能化、品质化的旅行产品和出行体验,以提高旅客对整个民航业的满意度。”

标签: 大数据

预约领优惠